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  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1947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47年日本宪法与日本以往宪法的不同。(6分)

2)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分析其原因。(9分)

 

(1)不同: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6分) (2)原则: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3分) 原因:“和平宪法”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6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1947年日本宪法考查日本近代以来政治的变化。 第⑴小题:根据宪法摘录中“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等处可以看出该宪法与以往宪法的不同是:以往宪法确定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1947年宪法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民主政体;前者有浓郁的军国主义色彩,后者更多体现了民主和平的特色。 第⑵小题:依据宪法内容,体现了三权分立、国民主权及和平主义等原则;究其原因,联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历程,则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日本二战后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民主化改造的结果。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

材料二  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编自《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5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说“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10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这一生财之道既经开辟,政府就不愿意继续铸造铜钱,以免和法币(大明宝钞)发生竞争。”但洪武皇帝一味凭借皇权和利刃大量发行宝钞,其结果是宝钞最后变成废纸。宝钞不能作为承载经济发展的货币,“再度感到铸钱的必要,但许多问题又随之产生。官方没有充分的现金收入,只能少量鼓铸,而所铸成的铜钱又欠美观和整饬,其后果只能为私铸大开方便之门”。

——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1935113,国民政府财政部《施行法币布告》(节选)

一、自本年11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

四、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者,应自11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除银本位币按照面额兑换法币外,其余银类,各依其实含纯银数量兑换。

六、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纸钞发行带来的后果。(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的货币改革政策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货币发行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唐朝工商业城镇分布图               图二 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

比较上面两幅图,从唐朝和明朝工商业分布图示中能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请你任意提取两项关于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和明朝的工商城镇发展情况。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

——张千帆《主权与分权》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9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9分)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7分)

 

查看答案

1972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5月,尼克松同样成为访问苏联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尽最大努力避免军事对抗”。这主要说明

A.中美建交推动了美苏关系正常化     B.战略平衡与缓和是美国的外交目标

C20世纪70年代,苏联居争霸优势    D.两极格局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