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外交史和二战中的重大事件...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外交史和二战中的重大事件。19421月,罗斯福总统派史迪威中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194410月,罗斯福总统又不得不将史迪威召回美国。

材料一  罗斯福给蒋介石电报:“读过有关中国局势的最新报告以后,我和我的参谋长们深信在最近的将来,你就要面临我一直担忧的灾难……如果你不给你在缅甸的军队补充兵员……你必须准备承受后果并承担个人责任……我确信,为了防止日本人达到他们在中国的目标,当前你唯一能做的是立即增援你在萨尔温江的部队,并要他们发动攻势,同时立即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你全部军队的权利,并不加限制。我现在要求你采取的行动将有利于我们作出决定……即保持并增加对你的援助……如果再拖延下去,你们和我们为挽救中国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1944918

——摘编自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致罗斯福电报:“除史迪威外,在你和蒋介石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见是,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并将可能因此失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美国势必在中国遭到失败……我谨建议你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任命另一位美国将军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指挥在中国的一切陆空部队。”(194410月)

——摘编自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迪威事件”发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9分)

 

(1)背景:中国战区作战不利;(2分)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不断激化;(2分)美国为继续维持与中国的同盟关系。(2分) (2)简析:合作目的是击败日本法西斯;(3分)因国家利益不同,在合作中有分歧和矛盾;(3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读过有关中国局势的最新报告以后,我和我的参谋长们深信在最近的将来,你就要面临我一直担忧的灾难”可知中国战局不利,由“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可知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不断激化以及美国希望继续维持同中国的关系 (2)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是基于有共同的敌人即日本法西斯,但在合作中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在合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但双方的合作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战后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二战·中美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美国人的巨大优点,在于他们允许犯错误,而事后又能纠正错误……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民主的法制一般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之中的多数。公民之中的多数虽然可能犯错误,但它没有与自己对立的利益。贵族的法制与此相反,它趋向于使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因为贵族生来总是少数。

材料二  在民主国家,不断关心自己的事业和重视自己的权利的人民,可防止他们的代表偏离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为代表规定的总路线。如果民主国家的行政官员比其他国家的易于滥用权力,则人民一般不会让他们长期留任。在贵族国家的政府中,官员就受他们的阶级利益支配了。他们的阶级利益只是有时与多数人的利益一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反的。

——上均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并指出美国是如何纠正“错误”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政治的优越之处。(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年一前534年)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依然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加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一定的权益。

材料二  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安排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发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9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满分5 manfen5.com

 

——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提取图表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5分)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剐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摘自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蠕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症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费支出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