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据此可知宋代

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            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C.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            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可知宋代专门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所以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对外贸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既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究其原因

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            B.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

C.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            D.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

 

查看答案

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满分5 manfen5.com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予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鉴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仅为政府之规制而非为国民之规制,因而孙中山提出应另制新法。他在给参议院的咨文中说:“查临时政府现已成立,而国民组织之法尚未制定,应请贵院迅为编定颁布,以固民国之基。并据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呈拟《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五十五条前来,合并咨送贵院,以资参叙。”但被参议院拒绝。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组织法的名称,不能包括“人权”的内容,因而主张制定一份名为“临时约法”的文本;二是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参议院自行起草。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所说“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6分)

2)材料二中,参议院关于“新法”的认识和孙中山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参议院的主张是否得以实现。(5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哪些主张?三位历史人物对“法制”的认识说明了仆么? (4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7分)

2)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分析材料兰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5分)

3)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 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3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界,顿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斌鼓不增而用足。”贤良文学则反驳道:“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立而道生 …… 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罢盐铁,退权利,分土地,趁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

——桓宽 《盐铁论》

材料二  1950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展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随着加工、订货范围的迅速扩大,使私营企业上半年的萎缩局面很快得到扭转;(2)调整公私商业的经营范围和调整价格,国营商业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批发上,以调节市场,稳定物价……(3)对私营工商业进一步发放贷款;(4)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税目,提高所得税起征点。

材料三  列宁说:“什么是租让制呢?它是国家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后者负责安排和改进生产,把所得到的一部分产品付给国家,另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归自己所有……根据合同,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承租者,但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仍然是国家。”  

——杜华《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材料四    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部分措施

1933616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规定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等

193575 

颁布《全国劳资关系法》,规定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

1938625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

——黄安年《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

1)据材料一,指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并概括“御史”一方的观点。(5分)

2)材料二、三的政策分另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分析材料二经济措施的作用。(5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特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共同向题是什么?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