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撤退两个字不能是调动了各阶层的革命热情,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精英们应该是从内地向南方的革命地区奔赴,不能是被迫撤退,所以A项错误。土地革命只能调动的是农民的积极性,所以B项错误。D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中心的转移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全民族的抗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满分5 manfen5.com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查看答案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税米

弘治年间(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

86600石余

3970斤余

3175匹余

2560270石余

嘉靖年间(1522

1303万户

398566

82965石余

4264斤余

3411匹余

2576888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查看答案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