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2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  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创造出一种各种制度上所未有”“学说上也不多见破天荒的政体,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要避免其弊端恶果,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园

——摘编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109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救国梦。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产生的原因。 (11分)

3)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论断。(8分)

 

(1)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2分) 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任答2点得4分) (2)孙中山的“救国梦”:振兴中华;民主共和;民生均富。(3分) 评价:孙中山的“救国梦”集中体现在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中,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也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是爱国的、进步的;但其“救国梦”仍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无法实现的。(4分) 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任答2点得4分)。 (3)抗战胜利前: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保障;在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民主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l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任答2点得4分)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反映了全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礼记·礼运·大同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描述了孔子的理想世界,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第二小问需要学生结合秦汉时期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以孙中山的“救国梦”为切入点,实际考查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本题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学生较为熟悉,而且材料简单易懂,总体来说难度较小。“救国梦”的内容要求学生以概括材料为主,可以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个角度归纳,如振兴中华;民主共和;民生均富,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既要看到起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作用,还要看到起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及应用的能力,材料中“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问可以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路去思考中共在民族、民主、民生方面,在抗日胜利前后所做的各种努力。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三民主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81日,俄罗斯批准斯诺登(美国中情局人员,揭露美国监控别的国家的行为)在俄临时避难一年,美国对此“极度失望”,并宣布取消9月初奥巴马和普京的会晤。这一现象说明

A.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 B.美俄两极争锋的国际格局再度形成

C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形成

 

查看答案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危机中的帝国

 

查看答案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D.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查看答案

历史上,德国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有人认为俾斯麦为此应承担责任,因为他为统一的德国设计的是半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这种观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德国

A.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           B.容克资产阶级把持着政府权力

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德意志帝国宪法》存在制度缺陷

 

查看答案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