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年至1961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一: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2分)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4分) 信息二: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9年至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2分) 说明:苏联是由于自然灾害,也有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也是由于自然灾害,也有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背信弃义等因素的影响。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所给的表格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的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依据数据进行回答。从表格可以看出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9年至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苏联方面的改革弊端日益显现,中国则是盲目的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与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8681月日本建立起明治政权。明治政府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作为三大国策,经过10年努力,到1877年大体完成了破旧改革。在第二个十年开始后,日本面临富国强兵和强兵富国的选择。富国与强兵不可分割。但是,在富国的基础是强兵,还是依靠强兵去富国,是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明治初年,政府的总方针是富国强兵,把殖产兴业摆在首要。第二个十年明治政府的建国方针变了。

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和列强的经济侵略,是日本不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之一。转向军国主义,是企图把失之于列强的损失,用对外扩张掠夺加以补偿。日本侵略朝鲜、中国,自然不只是弥补损失,而是为了实行“强兵富国”,向外掠夺更多的资金、原料和市场。明治初年以来,日本财政入不敷出,资金严重短缺,使立新事业步履艰难。贪婪凶残的对外掠夺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出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日本正是借助“强兵”而促进了“富国”。军国主义也是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加强国内控制,巩固政权的有力手段。鼓吹、实现对外侵略战争,历来是统治阶级用来掩盖、缓和国内矛盾的策略。

——选编自丁建弘主编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治政府建国方针的变化及原因。(1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日本建国方针的变化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C.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D.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

针对美国枪支暴力案频发的现状,20131216,奥巴马签署了23项总统令,要求国会重新立法禁止攻击性武器销售,但却遭“拥枪派”抵制,部分国会议员在媒体公开扬言弹劾总统。依据美国宪法,下列对此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有弹劾权的机构是众议院

B.最高法院有权审查总统与国会立法行为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D.体现了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的特点

 

查看答案

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是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人。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B.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C.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D.法学家地位高于法律

 

查看答案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A.严格国家价格管控                 B.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