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41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项目

内容

精兵方面

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

简政方面

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

具体标准

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并进而推动精兵简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努力,“精简”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民主人士李鼎铭在《边区政府简政总结》中对作了高度的评价。

——编自《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根据地精兵简政成效显著的原因。(9分)

 

(1)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执政能力。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克服物质困难,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持续发展。(6分) (2)①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精兵简政的重视。 ②通过广泛舆论宣传为精兵简政做了思想准备。 ③用制度和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精兵简政的贯彻与执行。 ④精兵简政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每点3分,满分不超过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精兵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依据材料“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简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执政能力;同时军队减少,政府官员的减少能起到克服物质困难,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持续发展 (2)依据材料“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可以得出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精兵简政的重视;依据“《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可以得出通过广泛舆论宣传为精兵简政做了思想准备;依据“《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可以得出用制度和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精兵简政的贯彻与执行,同时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建设·措施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欧洲大学

10世纪—13世纪   中国书院

课程

教学

主要

内容

文法、文学、历史

1)基本教材:儒家经典著作。

2)重要读物:理学大师著作、讲义、语录、注疏;史学著作包括《左传》《汉书》等;诗词教材包括《诗经》《楚辞》等。

3)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数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

文法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地理学

天文学、力学

音乐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12分)

 

查看答案

比较图1和图2。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形成了诗书画多因素结合的绘画形式

B.以外显直白的象征性语言表现个性情感

C.艺术家以独立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

D.根据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查看答案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科学革命不仅改变物质世界,也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受下图这部著作影响而产生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人和人性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人类社会成为潮流

C.主张“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广泛流传

D.微观粒子世界的探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