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

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订烧瓷”的含义可知,当时中国制瓷业为了适应各国的需要而为各国提供瓷器订做业务,更有利于中国瓷器的外销,所以选A,依据题干不能得出订烧瓷只为皇室所用,瓷器只是中西方贸易中的商品之一,而非主体,瓷器的外销有利于促进制瓷业的发展,但不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B、C、D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制瓷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这一“动态机制”

A.保证了监查部门的独立性           B.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

C.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             D.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李鸿章洋务运动一览表

时间

举措

时间

举措

1863

设上海外国语文学校

1880

设水师学堂,设电报局,请修铁路

1864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译书局

1881

成立开平矿务局

1869

设机器制造局

1882

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厂

1871

设轮船招商局

1885

设天津武备学堂

1875

办铁甲兵船

1887

办黑龙江漠河金矿

1876

派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驶

1888

成立北洋海军

——整理自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的核心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占区:成立非纳粹化法院,共审理超过900,000宗案件。德国成年人均需要填写一张问卷,据此来划分填表人的身分:主犯、从犯、轻从犯、随大流者和无罪。划分的基础是1946年实施的《解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第104号法》,也正是通过该法,德国当局被委托实际执行非纳粹化运动。到1948年关方的非纳粹化热情明显下降,因为冷战开始了。为了尽快结束非纳粹化,美方采取了很多仓促的措施,引致了很多有问题审判结果。

法国和英国占区:实行比美国平静得多的非纳粹化运动,范围也有限,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更替上层组织方面。英国的划分系统分为15级,35(轻罪)会送交非纳粹化委员会审理。

苏占区:直接由苏联特务机构内务人民委员会监督。政府部门中的纳粹党的骨干及其组织被清除,甚至被送入特别营房……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苏占区的非纳粹化更侧重于从根本上铲除纳粹政权及军国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容克贵族阶层,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国有化以及把容克贵族的主要聚居区东普鲁士的大部分割让给波兰,并通过波兰政府对割让区进行种族清洗完成。

——整理自维基百科《德国非纳粹化》

材料二  盟国通过对德国民主化改造,使德国人民接受民主思想,建立民主制度……盟国对德国进行非纳粹化运动,使得大多数德国人对自己民族所犯的罪行有深深的负疚感。历届政府元首和首脑都能坦然承认纳粹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德国人认识到经济是最大的政治,衡量国家强大的标准是经济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联邦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现代化道路。

——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非纳粹化”的背景并归纳其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的“非纳粹化”。(8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学校”篇中,他(黄宗羲)强调儒家的学校必须同时发挥政治和教育双重功能。学校应是公开发表政见的政治批判场所,当学者们轮流主持对时政的讨论时,皇帝和大臣应坐在太学中认真倾听。黄宗羲论证到,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因为皇帝以为是者未必皆是,以为非者未必皆非。他不必自己决定对错,而应该与学校之士共同决策。

——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卢梭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原来主张取法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1901年撰文介绍卢梭的“民约学派”,1902年又写下《近世欧洲四大家政治学说》,其中以最多的篇幅介绍了卢梭。接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卢梭的民主学说为武器,猛烈批判反动的清王朝。当时名噪一时、销量达百余万册的邹容的《革命军》,就明确借用了卢梭的思想。

——整理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宗羲和卢梭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不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思想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