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台湾版教材有这样的表述:《道德经》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人类的智慧越高...

台湾版教材有这样的表述:《道德经》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人类的智慧越高,知识越丰富,则痛苦和罪恶也就越大。下列哪一思想家的观点与其截然相悖

A.泰勒斯     B.普岁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思想的异同。从材料中可知,《道德经》认为知识越多罪恶越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两者正好相悖。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苏格拉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影响是

A.导致骑士阶层的衰落                B.促进欧洲殖民扩张

C.有助于宗教改革的开展         D.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19531961年,美国工业的年增长率为23%,而共同体6国的年增长率则为78%;在西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中,美国从1947年的325%下降至1962年的173%,而共同体6国则从1947年的114%猛增至1962年的276%。以上数据最能说明

A.区域集团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B.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资本主义世界两足鼎力局面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到2005年,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变为12%、59%和27%。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B.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     D.公司制改革增强了国企活力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下列有关四次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C.“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享有土地的所有权

 

查看答案

罗斯福曾针对大萧条指出:谨慎地考虑一下我国国民生活未来有可能突发的不测,我们必须建立起某种手段,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我们的国家不再出现萧条的危险,但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危险。最能说明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新政举措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和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

B.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C.同农场主签订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农牧产品,屠杀牲畜

D.颁布《社会保障法》,积极扩大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责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