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内阁总理副署之,才能生效,这样使袁世凯成为虚位总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B.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由此被打破

C.“一体均沾”使列强共同主宰中国D.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司法主权

 

查看答案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

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        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

C.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        D.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

 

查看答案

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查看答案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务求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29年)

材料二  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

材料三  总的说来,古人对武则天的毁誉褒贬大凡是从仁义道德观念出发,有许多甚至仅以她是一个女性的角度论是非。由于传统史学眼光的局限,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甚至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因此使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人们也就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

——胡戟《武则天评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陆贽、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胡戟先生评价武则天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