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研究学问或做官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可知商人在经商的同时,还应该修高明之行,即提高自己的品行,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人群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A.重建儒学的信仰                   B.完善心学体系

C.否定孔子的权威                   D.批判专制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A.单向性辐射    B.由内向外辐射   

C.多向交汇型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查看答案

有这样一则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这一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局势是一天一天的更加混乱了。成千成万的兵士正在离开前线,开始像狂澜怒潮一样,漫无目标地在全国各地流动着。唐波夫省和特维尔省辖区内的农民不耐烦老是等待着分配土地,他们被政府的高压政策所激怒,群起焚烧地主庄园的房屋并屠杀地主。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和关厂,使莫斯科、敖德萨和顿河流域的煤矿区陷于痉挛状态。运输系统瘫痪不灵,军队在挨饿,大城市里没有面包。

临时政府一方面受到民主派的攻击,另一方面又受到反动派的攻击,什么事也不能做。克伦斯基总理亲自到共和国临时议会来过两次,他很激动地吁请举国一致,有一次竟泣不成声。会众无动于衷地听他说下去,并且不时用冷嘲热讽来打断他的话。

——《震撼世界的十天》

材料二  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公然暴动,彼得格勒的一切证券涨价起来。有财产阶级确信科尔尼洛夫会得胜利。除了高加索军区司令之外,其他的高级将官用各种声调拥护科尔尼洛夫的要求。受立宪民主党的指使,军官同盟总委员会发了一个通电给海陆军各指挥部,其中说:“临时政府不止一次向我们表示它的政治上无能了,如今又以挑唆的行为污辱它的名誉,它再不能领率俄罗斯了……”总司令部的人说:“没有一个人拥护克伦斯基的。此次进军不过是旅行罢了。一切事情都已准备妥贴了。”但是,总司令部驻地附近的一个农民说:“我对他们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敢提出来停止战争,也不打算认可我们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

——《十月革命史》

材料三  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企图取代临时政府消灭苏维埃,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坚决抵抗,很快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高,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许多城市和工业中心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苏维埃获得新生。靠近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北方战线和西方战线士兵、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以及后方卫戍部队都接受布尔什维克党的主张。

——《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各阶层的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布尔什维尔克党在科尔尼洛夫叛乱失败后的政治和军事优势。(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临时政府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倒台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家训二十四条》节录

材料二  源远流长的祖国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科学地评价传统家训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文化的历史地位,剔除其封建纲常礼教及唯心主义的糟粕,保持其民族性的精华,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家庭美德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