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美国驻沪总领事佑尼的《中国纺织缫丝情形》报告,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的...

据美国驻沪总领事佑尼的《中国纺织缫丝情形》报告,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的“华商纺织厂,终年日夜工作,而获利颇厚”,“各厂所用印度棉纱,计进口十八万包,合价银十兆两(一千万两)”。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上海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进口洋纱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各厂所用印度棉纱,计进口十八万包”中的描述可知,中国上海的民族织布业使用大量的印度面纱来织布;ABC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外交官参加会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下面是明朝末年和清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扇形图。据此判断,从明末至清中晚期这一时段该地区

满分5 manfen5.com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有所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查看答案

李贽批评道学家说:“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有其他人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下列表述与这两人的思想有关的是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②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③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④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主张统治者结合法和术治理天下,法(法制)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权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