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度相关?唐诗繁荣与其有何关系? (3分 )
材料二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政治原因。(6分)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苔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
——(唐)赵嘏《韵府》
(3)如何理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3分)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这反映了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②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87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我们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相当复杂的情况。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但我确信,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此后,戈尔巴乔夫提出
A.“加速发展战略” B.“20年建成共产主义”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祖国”
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乘机”型相互依存、“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
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有学者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以下主张适合解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是
①只有管得少的政府,才是管得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
②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则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③一个慈善为怀而偶尔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铁石心肠一贯漠不关心的政府要好的多。
④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来自我治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