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省份

时代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云南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隋(598618年)

9

4

3

1

 

 

1

1

2

 

4

 

 

2

 

唐(618907年)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布可以得出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如汉唐时期陕西与河南的治理次数一直都很高,唐朝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的治理次数也很高,也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联系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色,可知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据此分析可知BCD均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反映,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治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载:“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

A.废除了分封制度  B.削弱了封国势力  

C.体现了儒学独尊  D.改行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格兰自由共和国建立后,议会集立法和执政(包括司法)权于一身,权力毫无限制。克伦威尔及其拥护者认为议会包揽立法和执法的行为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新统治秩序的建立。因此,从加强效率的目的出发,他们要求由一个独立于国会的行政官主持政府事务。当这一要求被议会拒绝后,克伦威尔使用武力解散了长期国会,结束了国会大权独揽的局面。

——郭丰秋《审判查理一世与英国君权观的变化》

材料 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为清教事业奋战了一生。他的个人品质也许是高尚的,也没有权力欲。但革命的狂风巨浪把他冲到权力的顶峰,而这个权力却似乎正是革命试图要遏制的那个权力。克伦威尔于是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

——崔毅《克伦威尔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1)结合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原因。(6分)

2)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2)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6分)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摘编自俄罗斯国情网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观点。(6分)

 

查看答案

15分)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

材料二  进入十九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1830年产铁678万吨,1850年速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煤到1850年已为5000万吨,比法国多11倍。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

——张天  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鱼日得以形成的原因。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5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6分)

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