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7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1951948日,时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7分)

 

(1)变化:从制裁日本到保护扶植日本。(4分) 原因:战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战后,亚太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4分) (2)战前: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3分) 战后:改变了亚太格局,美日开始结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对日本的政策从制裁到保护扶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制裁日本,是因为日本发动了二战,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扶植日本是在于中国革命胜利后,冷战的需要。 (2)注意审题“分别” 造成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前美国的制裁一方面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也促使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改变了亚太格局,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摘自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6分)

2)两则材料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产生的积极影响。(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自《商君书·赏刑》

材料二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自《商君书·说民》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的法治思想,并以此说明商鞅法治的意图。(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法治思想的看法。(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礼,是国家友谊和礼节的象征。……在政治生活中,送礼与收礼都是一门极高超的艺术。送得恰到好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锦上添花;送得不好,轻则破坏气氛,重则传达错误的政治信息,引发两国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国家领导人之间送礼,是一门政治学。

共和国主席首次出访活动,发生于194912月——19503月,这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出国访问,这也是毛泽东首次“出国送礼”。

作为共和国首任主席,毛泽东为这次访问苏联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考虑到带什么样的礼品。这次访问,毛泽东带的礼品相当特别,简直就是给邻居送土特产。据公开的资料,当时准备的蔬菜、水果部分,是毛泽东亲自提议的,他知道苏联缺少新鲜水果、蔬菜,特别提早打电报给山东,请山东预备最佳的。

国礼送这些“家常菜”,这在一些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以今天的标准更是“寒酸”,但在当时,这份国礼透出了浓浓的“人情味”。

1957117,社会主义国家齐聚苏联,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当时,由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前往祝贺。为了这次出国庆祝活动,中国提前一年开始准备礼物。

这次中国送给苏联的国礼共10份,相当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如,至今都是国礼重要选择的字画,出现其中,《岱宗旭日》《松柏长青》便是其中两幅国画,还有“象牙雕刻北海全景”“清代青花瓷器”等。还制作了27件苏联援建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送给“老大哥”。这些国礼当时在莫斯科公开展出,引起轰动。

——摘自《国礼政治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两次给苏联送“国礼”所包含的政治因素。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

——摘自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0分)

 

查看答案

“法国的农民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占总人口的16%20年后降到了10%,但总体农业产量却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在50年代,工业劳动力的增长是工厂膨胀的一部分,但到60年代,尽管产量提高了,工厂工人的比例却在下降。”其根本原因是

A.快速的技术变革                   B.欧共体的促进

C.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