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

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变迁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图①依据“楚”“晋”等诸侯国可以判断是春秋,图②“河南道”“江南西道”等属于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图③“江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使司”属于明朝的行政区,图④“长沙国”是西汉时期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封国,据此分析可知题干中行政区划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为①④②③,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诸侯国、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并请说明之。(7分)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123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国没有“宪法”,严格地说,是没有写成文字的宪法。英国“宪政”建筑在传统基础之上,因此“成文的”宪法更牢固……

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中“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英国宪法有些部分写成文字(如历年的案例),有些部分则不成文,而仅仅是以前发生过的事。先例在英国政治制度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英国政府的权力、上下院的职能、首相产生的办法、政府更替的规则等,所有这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都是由“习惯”确定其原则的,并没有写成文字。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要就建立在传统所规定的约定俗成之上,似乎并不需要一部成文的“宪法”。

——钱乘旦《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材料二 我们的结论是,党争的原因不能排除,只有用控制其结果的方法才能求得解决。这样来看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

共和政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言,情形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和纯粹的民主政体的差别,我们就能理解矫正的性质以及它必然会从联邦得到的功效。

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

因此,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争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之处,同样也是大共和国胜于小共和国之处,也就是联邦优于组成联邦的各州之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1)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宪政制度发展的突出特点。(7

2材料二中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作者选择共和政体的理由是什么?4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8分)

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满分5 manfen5.com

照片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              照片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