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评价达尔文学说时说:“《物种起源》包含我们的理论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科学基础”的含义是
A.达尔文否定了上帝创造生物,肯定了生物自然生成
B.“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两大原则
C.遗传基因在生物进化中起着基础作用
D.自然物种既有联系,又有变异
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共和国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长寿”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发展
C.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长期斗争
D.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具有决定性优势
柏拉图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思想 B.法治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有感于此,顾炎武
A.发奋研读孔孟之书 B.号召人们多学程朱理学
C.抨击封建专制种种弊端 D.深入实践求真知
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举“孝廉”。132年,尚书令左雄建言改察举之制:(一)限年40岁以上才得举“孝廉”;(二)确定考试内容;(三)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当时顺帝予以采纳。察举制这一改革力图解决当时“孝廉”
A.人数太多的问题 B.拉帮结派的问题
C.徒有虚名的问题 D.士人难参政的问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材料二 (民国)六年一月,始任事于北京大学。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孑民(蔡元培字)推求其故,以为由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故对于教员之专任者,不甚欢迎。其独于行政、司法界官吏之兼任者,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而学生特别欢迎之,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为毕业后奥援也。
孑民以大学为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曾于《北京大学月刊》之发刊词中详言之。
——摘自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