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顺治十八年缙绅录》所记,清初督抚多出身辽东,大多为汉军旗人,甚至达到“十之九...

《顺治十八年缙绅录》所记,清初督抚多出身辽东,大多为汉军旗人,甚至达到“十之九”的程度,这种倾向在康熙和雍正两朝得到延续,乾隆朝汉军督抚居多的情形渐有改变,开始大量任用满官为督抚。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清统治者全面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B.乾隆帝改变祖宗之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清前期统治者为缓和满汉矛盾,大量任用汉人为督抚

D.清前期满人主要担任中央官员,汉人主要担任地方官员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清初(乾隆以前)统治者重用汉人为督抚(总督巡抚),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缓解满汉民族间的矛盾,故选C;材料未涉及“中央官员”的信息,D项易误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满汉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可见          

A. 从明代开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

B.明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

C科举高第入翰林,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

D.明朝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查看答案

元朝程钜夫《论行省》中写道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在程钜夫看来   

A.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            B.行省与割据势力无异  

C.政府不必在地方普遍设置行省        D.行省没有起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作用

 

查看答案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者……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文中“小学”指

A.儒家经典                          B.唐诗宋词

C.少年儿童求学的第一阶段            D.训诂考据之学

 

查看答案

唐朝颁布《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这说明唐朝                    

A.商品经济活跃                      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

C.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

 

查看答案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