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与许多西欧派人不同——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为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遇失败——斯拉夫派人很有信心地预言,俄国专制制度的优越性会导致一个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国的旧制度……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其中之一是农民群众不断增加的骚动和不断增长的政治觉悟。他们绝对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中俄国“没跟上西方的脚步”?(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9分)

 

(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3分)而俄国政治上仍然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农奴制度。(3分) (2)分析:农民在改革中付出巨额的赎金,但获得的土地贫瘠、耕种不便,而且低于在改革前所耕种土地的数量,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而增长。(3分) 认识:农奴制改革极大的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步伐,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3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引起了俄国社会新的冲突。(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材料“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与许多西欧派人不同——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为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遇失败”可知材料叙述为俄国1861年改革以前,根据此时期俄国和英法等国的比较可以得出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然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农奴制度。 (2)依据材料“其中之一是农民群众不断增加的骚动和不断增长的政治觉悟。他们绝对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可以得出本问考查对1861年改革局限的认识,可以得出:农民在改革中付出巨额的赎金,但获得的土地贫瘠、耕种不便,而且低于在改革前所耕种土地的数量,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而增长。认识:农奴制改革极大的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步伐,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引起了俄国社会新的冲突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内容、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1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3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议会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一座政党机器,多数党和政府休戚与共,相互依赖,这种依赖使政府变得强大,而反对党和议会整体的虚弱则制度化了……另一方面反对党在党派利益的驱动下,经常会出现不当反对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反对党的许多修改案的目的不是把法案变得更可接受,而是把政府变得难以接受。

——永珊《英国议会史话》

材料二  彼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赏罚、禁令,咸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以守之。未有统领,先有国法。法也者,民心之公也。统领限年而易,殆如中国之命吏,虽有善者,终未尝以人变法。即不能据而不退,又不能举以自代。其举其退,一公之民。

——梁廷枬《海国四说·合省国说》1846年)

材料三  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根据材料一,评价近代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廷枬眼中美国政府的主要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13分)

 

查看答案

1978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代表团到西欧访问时,法国总理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同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丹麦首相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欢迎

B.西欧国家具有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愿望

C.谷牧率团访欧促成了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D.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呈现“政热经冷”的特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查看答案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