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李大钊在1919年 5月9日《每周评论》上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协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这表明
A.李大钊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B.李大钊看清了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社会各阶层人民都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人们把这个重大事件概括成三句话:“唐山发生了革命,‘漩桶’已经退位,孙逸仙做了大总统”。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渴望脱离清朝独立 B.心向祖国、关心祖国
C.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限 D.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袁世凯与近代天津”。据其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1895年 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1902年 创办北洋女医院; 创办北洋军医学堂; 成立北洋烟草公司; 开设巡警局 创办天津官银号(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 1904年 批准成立“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
A.袁世凯发迹始于在天津的活动 B.袁世凯是洋务运动后期代表人物
C.袁世凯推动了天津的近代化 D.袁世凯是“中体西用”的践行者
与魏源同时代的梁廷枬评《海国图志》说:“今天下非无讲求胜夷之法也,不曰以夷攻夷,即曰师夷长技……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这反映出
A.天朝上国的观念阻碍了新思想的传播
B.梁廷枬与魏源一样主张“师夷长技”
C.梁廷枬深刻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
D.清政府闭关锁国引起知识分子不满
下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中天平的两端分别是教皇和《圣经》。这副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选择
B.《圣经》是人们唯一的、最高的信仰
C.《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D.马丁·路德与教皇争夺在教会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