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该书实际上反映出
A.日本与美国成为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B.日本由经济巨人变为政治大国的梦想
C.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超过了美国 D.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
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 份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40% | 38% | 36% | 34% | 31% |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8% | 34% | 43% | 37% | 36% |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2% | 27% | 37% | 36% | 43% |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下面是苏联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
| 八五1966—1970 | 九五1971—1975 | 十五1976—1980 | 十一五1981—1985 |
社会总产值 | 7.4 | 6.4 | 4.2 | 3.3 |
国民收入 | 7.7 | 5.7 | 3.8 | 3.2 |
工业总产值 | 8.4 | 7.4 | 4.4 | 3.7 |
农业总产值 | 4.1 | 2.5 | 1.7 | 1.1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6.8 | 4.5 | 3.3 | 3.1 |
据上表,我们可以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
A.“大跃进的年代” B.“大倒退的年代”
C.“稳步前进的年代” D.“停滞的年代”
1944年6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特使和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重新绘制战后全球经济蓝图。会上,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这意味着美国
A.与英国的同盟关系破裂 B.取得在世界金融中的领导地位
C.开始策划对苏“冷战” D.其国力不足以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
图为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
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
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
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