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 ...

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

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提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C项符合要求。AB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查看答案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王羲之《兰亭序》 B.柳公权《玄秘塔碑》   C.怀素《自叙贴》     D.颜真卿《祭侄文稿》

 

查看答案

翼《廿二史札记》:“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0分)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 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2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M·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

材料二  1897年居住在欧俄的472%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1858年只有15%20%。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1882年在莫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个世袭贵族开工厂。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据1882 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静《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的主要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贵族获取财富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俄国现代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