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7月《申报月刊》掀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

1933年7月《申报月刊》掀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倾向,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非资本主义”方式。以下对这种情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想法

B.当时知识界对“非资本主义”前途和社会主义倾向己有明显的增长

C.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D.这是后来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非资本主义”方式”可以看出当时知识界对“非资本主义”前途和社会主义倾向己有明显的增长,故选B。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知识界小范围内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有关国情的内容;D项错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并非因为知识分子的认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近代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B.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缺少经济上的竞争

C.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的要求   

D.工业化就是要求不断打破经济垄断的过程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查看答案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是从下列哪个角度而言的(   )

A.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域性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

C.中国古代农业的技术性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

 

查看答案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查看答案

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