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 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准确理解文言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主要体现了诸侯必须要向天子述职,这是在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之一,体现了西周初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妇女3.2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至多不超过 (    )

A.4.5万人         B.7.5万人  C.7.7万人            D.16.8万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