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情境性的识记类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主要选官制度的识记情况,考查其再认再现和迁移能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科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成绩选拔做官,故选。B项说的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C项说的是军功爵制;D项明显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图书封面。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升任首辅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重新复活 

B. 张居正擅权专政,削弱了君主专制    

C. 明朝中期,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查看答案

“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审核政令          C.执行政令                        D.跪受笔录

 

查看答案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查看答案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地方官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