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四: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4)依据材料四,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5分)

 

(1)评价:思想家(或儒学创始人、“儒教教主”); 教育家; 政治家。(3分)主要依据: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或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深远;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或孔子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6分)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6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消极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分) (4)时代特点: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封建专制集权)的时代特点。(2分)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渐趋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6分) (5)春秋战国——儒学产生、发展;汉代——成为主流思想;宋明——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明清——批判继承(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材料一中,梁启超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孔子是思想家(或儒学创始人、“儒教教主”);教育家;政治家。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同时教育家孔子的各种教育思想影响着后世的教育事业;孔子不受时代局限,其政治主张对后世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建设性的影响;(2)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主流思想,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体现了构成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的作用;“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体现了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的作用;(3)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体系,它之所以被称为“新体系”,主要是“新”在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但是同时它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比如利用儒家的传统思想维系专制统治,它空谈仁义道德,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等;(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的四个“天下”的思想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封建专制集权)、倡导民主自由的时代特点。黄宗羲的思想之所以出现这一时代特点,主要原因是当时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封建社会制度的渐趋衰落;文化上,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5)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具体各个时期所处的阶段分别为:春秋晚期——创立;战国末期——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汉代——正统主流;魏晋南北朝——融合佛道;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北宋——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宋明——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明清——批判继承。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孔子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主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弊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点及其原因、明清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这说明

A.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反对宗教                      

B.宗教题材丰富且能展现人性的美

C.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无法彻底摆脱宗教的影响   

D.没有宗教就没有文艺复兴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查看答案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查看答案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查看答案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