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  罗马法片段一: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力授予给他。罗马法片段二: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  如果把欧盟国家包括债法在内的现代私法与罗马法作出影像重叠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私法与罗马法至少在两个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框架。

——《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债法趋同之罗马法基础》

材料四  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罗马法原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马法的影响。(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运用恰当,史论结合。)

 

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材料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得出自己的结论。就本题而言,需要细细的分析材料,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一主要说的是罗马法的原则;材料二体现了早期的法治的思想,法治高于人治;材料三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影响;材料四说的是罗马法在经济领域里的表现。对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行评价。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8分)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3分)

 

查看答案

《新全球通史一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

C.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

D.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查看答案

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  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

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C.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

A.反映封建统治垮台的必然性                   B.不符合史实,观点错误。

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                      D.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查看答案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B.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C.罗马法导致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D.罗马法维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