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 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 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和曲线的时间段,A是中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走上坡路的时候,中国正在清王朝统治的末期时期,国力日衰。B发展最早,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可以判断是英国;C在1860年以后快速发展,经过1861—1865年内战,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以判断是美国,;D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是德国。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查看答案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00周年之际,法国举办了世博会。下图所示建筑就是为这届世博会建造的,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  )

满分5 manfen5.com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查看答案

(20分)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1)以16—19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8分)

 

查看答案

(20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4分)

材料四  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4)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