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 面临的问...

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

面临的问题

解决办法

成本

缺少铁矿砂

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

60两白银(每吨)

缺少焦煤

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

16两白银(每吨)

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

填土、垫高地基建厂

30万两白银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资源匮乏导致近代工业创办存在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阳铁厂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选址不合理、科学,不仅建厂耗费巨大,而且远离矿产资源,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是反映洋务企业或洋务运动的弊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荣宗敬家族企业的纱锭数量统计,它反映出(     )

年份

1918年

1920年

1922年

1924年

1926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纱锭(枚)

29952

64000

134686

139686

173394

190808

307432

566808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辉煌            B.一战后民族资本陷入困境

C.荣氏家族发展成垄断官僚资本        D.一战后荣氏纺织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下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6分)

(4)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什么方针政策?(3分)进入21世纪,我国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又有何举措?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  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海军编队多次出访太平洋彼岸的国家,展示了步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海军新姿,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因此,北京决定打造航母战斗群,并将之部署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条中国经济生命线,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

(1)概括材料一所述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甲午一役”对清政府的海防和日本侵华战争分别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海军建设上的主要思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不同。(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下列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材料一中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宪法与前两部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材料中的“一切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来源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主要因为

A.社会主义尚处在初级阶段                 

B.中国已探索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这些国家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将走向高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