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B.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C.斯大林模式不可能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片面追求公有制”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未与苏联国情相结合,所以与能和国情相结合的新经济政策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选择A;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所以错误;D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不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工业革命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則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糸,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2)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9分)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致信丘吉尔,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的新战场。对此,英国认为“……从军事观点看,除了我们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俄国主要陆军和空军的作战行动,他们必须自救。”

1941年底至1942年初,美英在讨论联合作战的战略方针时,英国认为应集中美英力量进攻北非,然后集结足够兵力,进攻北欧、西欧和南欧;美国提出在1942年美英集结兵力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本土。

1943年1月,美英商讨西欧登陆计划,英国坚持先从北非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后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认为应迅速在英国和北非集结兵力进攻法国的布勒斯特半岛和布伦,因两国意见不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暂时被搁置起来。

1943年底,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正式否定了丘吉尔的巴尔千计划,确定了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发动“霸王战役”。

(1)据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主张的变化。(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荪的《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这是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中间路线的较早的一篇文章。张文说:“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从消极方面来说,即采取民主主义而不要资本主义,同时采取社会主义而不要无产专政的革命。我们要自由而不要放任,要合作而不要斗争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

材料二  施复亮提出:“中国中间阶层的历史,是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且是改良的。”——白寿弈主编《中国通史》

(1)    依据材料概括“中间路线”的主张。(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间路线”的主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并建立了层层监督网络,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

……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而关于考成法的实际推行,张居正自己曾说:“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对官吏进行考查的方式。(6分)

(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考成法”实施的效果。(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