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观点源自“西方媒体”,以及“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代价要低”和“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等关键信息,A项是苏联主导下采取反冷战的经济措施,排除;杜鲁门主义是美冷战开始的标志,它是对别国干涉的政策,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军事集团,使美国得以控英法的防务体系建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按原定计划于1951年如期终止,而且政治影响亦不亚于经济影响,D项符合题意。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适曾提出“五鬼闹中华”之说,认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鬼”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敌人;梁漱溟等人认为中国的仇敌是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毛泽东后来将这三者概括为“三座大山”。这场争论在政治上的本质意义在于探索认识

A.中国落后的根源                    B.学者的阶级立场

C.教育的重要性                      D.改造国家的根本途径

 

查看答案

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符合材料的观点为

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

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关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 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1)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6分)

(2)美国是否参加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摘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l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争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三:l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井田受之予公。毋得鬻卖,故王制日;田里不鬻。秦(商鞅)开阡陌,遂得买卖。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民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矣。

——《文献通考·田赋考一》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口妇人二十亩……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奇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琚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和北魏孝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促进封建化进程。(6分)

(2)根据对上题中的分析,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待奴隶主贵族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