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

(20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是一个年轻人时,苏格拉底……从自然科学和宇宙哲学转向伦理学和逻辑学。……正如3个世

纪后西塞罗所宣称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

道德,善与恶”。

——塔纳新《西方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材料二 实际上,(人文主义)的产生出现也许在于以下两点:或是对旧的社会结构的衰败进行反思,或是对新的生活形态的兴起进行尝试。当时,西欧社会内部爆发了现代英国史学家希尔所声称的“封建主义总危机”:政治制度的自我衰败之势已不可阻挡,宗教意识的信仰危机也愈来愈重,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者,对社会自身进行反省。

——张井梅《西欧人文主义思潮再认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人义主义产生的原因。(4分)试举一例说明“文人学者”是如何“对社会自身进行反省”的?(4分)

材料三  民主制度与人文主义思想有着亲缘关系,正如君主制度与保守思想、专制制度与乌托邦式的唯科学主义、或者无政府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关联一样。

——兹维坦·托多罗夫《人文主义的昨日与夸天》

(3)结合18世纪欧美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6分)

 

(1)贡献:关注社会和人生,追求美德。(2分)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对后世人文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2)原因: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天主教信仰危机;资本主义发展。(4分) 说明:必须答出代表人物及作品、作品怎么体现人文主义的。(4分) (3)观点:人文主义推动民主制度的建立。(2分,只要答出“联系密切”即可) 论证:18世纪,启蒙思想达到高潮,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规划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它推动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指导美国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或:法国先后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可直接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主要有:“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使哲学开始关注人类社会,探讨人生与道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其思想蕴含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萌芽。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人义主义产生的原因:西欧社会“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自我衰败之势已不可阻挡,宗教(天主教)意识的信仰危机也愈来愈重”。第二小问列举一位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结合其作品的内容说明如何体现人文主义。如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3)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论据充足、论证充分。首先需要归纳材料的观点:“民主制度与人文主义思想有着亲缘关系”,然后联系启蒙思想的内容以及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论证人文主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绘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下列作品在创作理念上与之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西风颂》           B.《西游记》

C.《日出·印象》       D.《战争与和平》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认为,“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这说明

A.美国将维护世界和平视为己任

B.美国战后援助欧洲旨在遏制共产党苏联

C.制定经济计划成为美国战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

D.美国战后政策以资本主义各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摘自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材料二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袤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海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8分)

(2)中英两国海权思想的实践在19世纪产生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试分析其原因。(16分)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元丰九域志》等书都记录了大量镇名,其地位仅次于县治。官府在各地设置场务,收取商税。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如黄池镇(今安徽马鞍山)和沙市(今属湖北)是从属于州县的镇市,却发展为商旅萃聚的贸易中心,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自邓广铭等《宋史》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圆明园旧址                                20世纪初的北京

材料三  上海的地位很快超过广州,因为它腹地很大。太平天国闹到江南以后,当地的士大夫都往上海跑,因为上海有租界。如果说是开工厂,有大烟囱有锅炉,大家其实还是挺害怕的。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刚开工的时候,那烟囱呼噜呼噜的往外冒烟,老百姓都很害怕,觉得是在烧人,所以没人去做工。太平天国在江南制造了大量孤儿。这些孤儿没什么其他活计做,就去做工人了,做了以后发现挺好。后面的人就跟上了。有一点肯定的是,尽管是租界,是国中之国,却是用西方的方式来建,用西方的方式来管的。这一套现代城市发展与工商业的结合在租界里面体现的最好,并提供了一个中国现代化的样板,或者说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较表

 

规模数

1964~1980

1980~1989

增长率指数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①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②

②/①

大于200万

5

3.59

7

24.16

673

100-200万

8

10.95

8

25.41

232

50-100万

18

14.89

30

28.47

191

20万-50万

43

23.55

70

34.22

145

10万-20万

51

26.78

62

44.91

168

小于10万

42

38.10

46

70.39

185

平均

167

15.87

223

31.63

199

-----摘自周一星《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的若干新动向》

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镇发展的最突出成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发展的主要条件和由此

产生的社会影响。(10分)

指出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据

此谈谈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12分)

(3)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造成不同发展状况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