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 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但收效甚微,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在经济改革初期,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准确的认识造成了对商品经济的抵制的现象,但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下,改革开放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在探索中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ABC项均正确。D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的地方抵制中央决策的问题,属于理解错误。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某个时期曾出现“写万首诗、唱万首歌运动”,有首诗歌写道:“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这个运动从属于

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红卫兵运动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西方各国彻底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查看答案

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则笑话主要反映了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