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

以下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它是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合并而成

D.它的正式运转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结束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概念的准确掌握,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贸易组织,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是一个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遵循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所以不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A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而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域集团,C不对,D项认识错误,当今世界仍然是“一超多强”格局,答案为B。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C.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D.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转移剩余资本

B.享受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

C.可以转移环境污染

D.享受利益而不承担风险

 

查看答案

一天,李文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因不满美国对中国某一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一些分析或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调节国际贸易纠纷

B.世界贸易组织是要用法律规则维护国际贸易

C.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D.世界贸易组织也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

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材料2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导致了什么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