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5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2分)

 

(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4分) (2) 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2分) (4)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2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从过程上看: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国家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而俄国建立的是政治体制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理解。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问可以从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理解。(5)此题考查的是对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加以归纳。 考点: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二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向我大喊,千万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顾自己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孙中山集外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里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 “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 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梁启超的抉择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抓住“苏俄这根稻草”的。(4分)

(3)20世纪初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社会因素及相关实践活动有哪些?(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3分)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称明清之际的小说家李渔为享乐主义大师,说他的小说“写出了心中之言”,如此评价反映李渔作品代表了

A.商品经济推动下通俗文学得到蓬勃发展     B.鼓励市民享乐

C.文学日益平民化                        D.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流

 

查看答案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查看答案

“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查看答案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十分欣赏挂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大殿内的一副楹联,全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这位思想家曾指出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