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缺陷,这引起了处在社会转...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缺陷,这引起了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陈独秀)把西方国家划分为帝国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国家,而自由民主的典范就是法国,他认为欧战是正宗欧洲文明——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军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军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平等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严酷的事实教育了陈独秀,使他开始认识到协约国标榜的公理的虚假性,从而不得不相信协约国不是“天使”,巴黎没有“公理”。此时陈独秀的观点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他愤然质问巴黎和会“公理何在”?并对威尔逊深表失望,(陈独秀)说“威尔逊总统的平和意见十四条,现在也多半是不可实行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叫他做威大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指出陈独秀对一战性质的认识,你是否赞同这种认识?原因何在?(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6分)

 

(1)认识:陈独秀认为一战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来说是一种自卫,属于正义之举。(3分)不完全赞同。(1分)原因:一战对战争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都是掠夺式的帝国主义战争。(2分) (2)变化:从认为协约国集团是正义的到认为战争具有侵略性和强权性。(3分)原因: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看到了西方国家的虚伪,看到了他们侵略的本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军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可以看出陈独秀对欧洲一战的认识。这种认识显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一战的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的战争。(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陈独秀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看到了帝国主义的虚伪,使他从原来认为的协约国是正义的一方的认识中转变过来。 考点:一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

材料二 

1. 各方代表由各方自己推选,人数应按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

2. 国亊会议应于最近期间召开。

3. 国亊会议根据革命三民主义的原則,必须通过切合时要、挽救危机的施政纲领以彻底改变国民党所执行的错误政策。

4. 在共同施政纲领的基础上,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

5. 联合政府有权改组统帅部,成立联合统帅部。

6. 联合政府成立后,立即准备于最短期间内召幵真正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以保证宪政的实施。                               ——周恩来《如何解决》(1944年“双十节”)

(1)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抗日战争期问,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政权民主保障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5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7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以上两则材料引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三: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

——引自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1962年1月)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康有为、孙中山如何“向西方寻找真理”。(4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挫折是什么?(4分)

(3)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共继续“走俄国人的路”以后又“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两种路具体指什么?结果如何?(6分)

(4)结合所给材料和以上史实,你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有什么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2分)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近代中国迈出这一步,并把这一步向前推进,却是坎坷的。尽管那些主张学习西方的早先的中国人,大都是激于外国侵略,耻己之不如人,要把别人打痛了自己的东西学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仇雪恨。……还有一层.为使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汉官威仪”自诩,而要看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有所借鉴,改变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落后状况。   ——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柬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的,属于新派人物。                    ——摘编自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飘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原因。(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3分)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