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的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2分)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什么?(2分)(不得摘抄原材料)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6分)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3分)

 

(1)新内容:①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分)。 一贯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 (2分) (2) 原因:①是中国摆脱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需要(民族危机);②西方民族主义(或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传播;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3分)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3)综述: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2分) 例证:①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中,建立了中华民国;(2分)  ②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 (4))反对(不同意)。(1分) 说明:①民族主义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②民族主义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基础。(2分,任答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但是必须是正面的积极作用,是与当代有关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及探究能力。(1)结合所学知识,表述新三民主义的新发展,主要是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民主权利的内容;(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民族意识源于三个方面,即民族危机、西方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答题要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表述,一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产生,二是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三是20世纪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3)概括材料三的中心意思,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革命行动的发展,在中国可以举例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第(4)题,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一定的民族主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同时有利于培养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 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1)“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结合在近代生物学、物理学领域的主要表现说明这一评论。(4分)

材料二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3)据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2分)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

 

查看答案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4分)

材料二 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1分)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2分)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2分)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八五”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查看答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

①实施“教育大革命”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恢复高考制度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