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从业人员5 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 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大幅增长的现象,题干中涉及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AD项不符“本质问题”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项正确;B项“主体”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又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说明两者(  )

A.性质上完全相反

B.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D.都是为了促进和发展生产力

 

查看答案

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乡镇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

①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

④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