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2:(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中共八大史》

材料3: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3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八大路线的提出与贯彻为主线,考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第(1)问,考查八大路线提出的背景,八大路线于56年提出,分析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其背景涉及主要历史事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第(2)问,考查八大的内容与意义,此问应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抓住八大是正确决定这一宗旨阐述。第(3)问,考查八大正确路线的破坏,具体表现应列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错误探索,如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其原因则从“左”的错误来分析。 考点:中共八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查看答案

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A.人民公社化                           B.“大跃进”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1956年7月14日毛泽东亲自命名的“解放”牌汽车驶出总装线。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并重                          D.优先发展高科技

 

查看答案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文革”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

②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③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④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趋势图,最能显示“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