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 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 5%下降到35. 2%...

从1 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 5%下降到35. 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 7%上升到43. 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天赋的数量的减少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的解体,厘金和关税收入的增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二者总的来看是我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D。A项只是说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B项说法错误,清政府此时期未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C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上海曾作为苏州的‘卫星’城被称为‘小苏州’”,而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州反而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被称为‘小上海’”。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内河航运的衰败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上海是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D.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

《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查看答案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查看答案

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