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至近代,孔子及其思想仍被不断解读。...

(14分)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至近代,孔子及其思想仍被不断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李贽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伏尔泰曾称颂孔子: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谈谈如何解读历史人物?(6分)

 

(1)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的主张在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明代中后期强化皇权,加强文化专制。(2分) (2)康有为:肯定了孔子的仁以及改革。根本目的:托古改制。(2分) 伏尔泰: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根本目的:反专制,反神学。(2分) (3)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思想带有典型的时代性。所以,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2分)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东亚文化以及欧洲的启蒙思想;孔子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历代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至圣和庸众人类”可以得出二人对孔子的不同态度,他们产生的政治背景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中直接找出答案;(2)从材料二中归纳二人对孔子看法的内容即可,联系他们本身的阶级属性和时代背景即可找出目的所在;(3)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首要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阶级分析方法,联系孔子的历史实际给出评价即可。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1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共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 ② 洋务派 ③ 维新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注:瓦当指屋檐最前端的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