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包含着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该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ABD项都是或者包括发达国家,未有“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因此不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外交从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D.“一边倒”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查看答案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查看答案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界,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郑观应却感慨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下列有关开平矿务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B.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洋务企业的困难重重                    D.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

A.学造器物                             B.仿行制度

C.提倡思想解放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