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句话主...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台湾人民:(  )

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                      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两句话体现了台湾人民誓与台湾共存亡,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信心和勇气,故选C。AB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即使战死,也不愿轻易地把台湾交给日本。 考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2009年1月21日,希拉里.克林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4分)

(3)材料三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如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有何弊端?(4分)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问题:(1)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在上述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6分)

(2)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立场?(6分)

(3)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8分)

 

查看答案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的具体政策有哪些?(2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zxxk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材料二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持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宣布,“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