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

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建筑艺术的进步

 

B 【解析】 试题分析:“谤木”由供人民写谏言到成为“华饰屋之外表”,仅仅成为一种王权的象征,反映的是监督体制的缺失和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故选B。A项说法错误,这一变化并未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内容来;C项错误,在皇权专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监察制度逐渐的缺失;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专制皇权的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如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项长之印                   河间玉玺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广泛推行封国制

C.实行郡县两级制                        D.推行单一县制

 

查看答案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查看答案

法国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查看答案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谪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间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甲骨文中描述分封制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A.四手共抬一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