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成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其中与“资本主义精神”不相符的史实是

A.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对黄金的渴望

C.持续400余年的黑奴贸易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根据时间判断,题干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A、C、D都符合这一时间限制,而且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发生在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故选B。 考点: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论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查看答案

报载,西方某古玩拍卖市场曾有人拍卖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史学家李维名著《罗马史》,纸张已变黄发脆,一张张翻阅都很困难,竟以10万英镑高价成交。你认为这一文物是

A.真迹而价值较高    B.同时代的仿制品    C.后人制伪无价值    D.真迹而价值不高

 

查看答案

有启蒙思想家说:“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查看答案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查看答案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到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