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是针对“谷贱伤农”而提 出;以盗法为《法经》首篇主要是用刑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君权。结合两则材料可以判断是因为农民因谷贱破产沦为盗贼,所以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故选B。根据材料,A项不是盗贼出现的主要原因;C项明显的错误;D项说法错误,导致礼乐制度破坏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考点: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  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查看答案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查看答案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

 

查看答案

俄国工人雅可夫认识到当前俄国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历了哪个事件后(   )

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演说   C.七月事件         D.彼得格勒起义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