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解析】从材料提供的时间1902年可以排除选项①③,选项①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选项③是1898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打倒孔家店

C.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查看答案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查看答案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