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回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说明

①鲁迅先生对新文化运动仍心存疑虑

②新文化运动在启导国民觉悟方面发挥了作用

③鲁迅先生拒绝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

④愚昧麻木的国民对新文化运动普遍反应冷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对国民觉醒的作用。从选项来看易用排除法。其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故选项③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的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的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查看答案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