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非他...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

——引自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材料二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了。”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

材料三  罗斯福睿智地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从前那些大投机商和金融寡头们只要开发或建设什么,我们就什么都给他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衡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开明管理的政治时代已经到来。”

——引自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材料四  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部分论述》

材料五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阅后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亚当·斯密、恩格斯、罗斯福、斯大林、邓小平的经济主张或观点。(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以上观点的应用及其影响。(25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得到有哪些重要启示?(2分)

 

(37分)(1)亚当·斯密: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经济。(2分)恩格斯:垄断组织产生,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得到克服。(2分)罗斯福: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2分)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抛弃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2分)邓小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的两种手段的调节作用。(1分) (2)蒸汽时代,自由竞争,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对亚非拉国家是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5分) 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列强争夺市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5分)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和了经济危机,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德国和日本则通过国民经济军事化,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导致二战爆发。(7分)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中,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4分)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先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启示:经济体制的创新必须以适应生产发展水平为依据,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 【解析】 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可以从材料中逐一提炼出亚当·斯密、恩格斯、斯大林、邓小平的经济主张或核心观点。 第(2)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紧扣题中规定的时间: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四个时间段,分别予以说明。 第(3)题是启示类问题,从材料看,经济体制创新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实际看,应该与本国国情相联系、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新中国定都北京原因之揭秘》

材料三  党中央成立后,从上海开始,至北京结束,这一红色“巨流”,在其87年的艰辛历程中,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党中央的这87年艰辛历程,饱含了党由于右倾、“左”倾错误带来的惨痛教训,也饱含了党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经历……。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从上海到北京,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邮票反映的事件的名称并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邮票。(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分别确定在图1和图3的原因是什么?(1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定都北京的主要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变迁所反映的主要问题。(9分)

 

查看答案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

力?(  )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铁锄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

 

查看答案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查看答案

苏联共产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是在(   )

A.1985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