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2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分)

 

(4)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如何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夏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材料三  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实业之梦——张謇传》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近代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关于“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4分)

 

 

 

查看答案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 区域集团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 多极化现象

 

查看答案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查看答案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说道:“美国以及盟国已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国、日、欧矛盾加剧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向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联合反霸加强

 

查看答案

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